两院士谈传感器材料及先进技术

编辑:易莱博 发布时间:2019-11-11

2019年11月9日,2019世界传感器大会暨展览会开幕;10日下午,“传感器材料及先进技术研讨会”专题论坛召开。专题论坛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功能材料分会、郑州大学联合承办,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专题论坛进行传感器材料的学术技术交流,以助力相关科技和产业的发展。

1.jpg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秘书长沙旋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连城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连城作《组合式芯片和红外彩色成像集成系统》报告。报告包含了五大部分内容:非制冷红外成像系统、自适应红外焦平面阵列和多光谱成像、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红外成像材料、组合式芯片的集成和像敏阵列、红外彩色成像集成系统及其工程应用。报告分享了五个方面的技术最新进展,并介绍了全天候全覆盖无盲点森林防火报警红外彩色成像监控系统、坦克和装甲车驾驶巡视彩色成像监控仪等工程应用。

3.jpg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李长明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李长明作《分子生物传感技术与我们的进展》报告。报告包含三大部分内容:传感器及其发展、分子传感及其诊断、我们的进展。李长明就不同的分子传感及其诊断器件制造技术和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如:基于微阵列芯片的DNA测序平台、数字化液滴微流控、单细胞光/电同步综合分析仪等。报告中提到一个观点:可穿戴设备是大数据和精准医疗的关键。

4.jpg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厦门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刘向阳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向阳作《蚕丝蛋白材料功能化与蚕丝柔性电子及应用前景》报告。报告包含四大部分内容:介观结构重构与介观柔性功能材料、智能柔性传感器、智能穿戴、远程监测智慧大平台。介观功能化创造全新功能材料,结合最新的柔性加工技术,最终得到柔性介观电子元器件——蚕丝柔性智能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极、生化柔性传感器等。由蚕丝柔性智能传感器得到的智能织物,符合人体友好智能可穿戴的特点,可实现:生理信号连续采集和治疗、人机交互接口、数据存储器、能力采集、环境参数测量。

5.jpg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孙鹏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孙鹏作《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报告。报告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基于氧化物的环境传感器、基于氧化物的呼气传感器。报告认为,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可调、可靠性较高、全固态、价格低的优点,是当前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热点;未来,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在大气/微环境传感网络构建及医疗诊断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中国半导体氧化物传感器产量占比39.3%,产值占比却仅为23.1%,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的半导体氧化物传感器技术含量,尤为迫切。孙鹏认为,新型传感材料的设计与可控制备是提高气体传感器特性的关键,需要深入研究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敏感机理;同时要突破传感器可靠性和稳定化技术,优化传感系统和检测仪器的构建。

5.jpg

会议现场

[来源:仪器信息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岛津赞助第四届全国表面物理化学学术研讨会

2019年11月2-5日,第四届全国表面物理化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承办,侯建国院士、万立骏院士、包信和院士等为顾问,吴凯教授、潘明虎教授为会议主席。  

2019-11-11
查看详情

赛默飞进博会全球同步首发基因测序新品 助力精准医学临床应用

在11月8日第二届进博会展示发布平台上,赛默飞发布了其全球首款能在一天内自动完成样本制备到结果报告流程的高通量基因测序(NGS)平台——Ion Torrent™ Genexus™系

2019-11-09
查看详情
专家
专栏
账户
设置

服务热线

0771-3370160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