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71-3370160
生物安全三级(BSL-3)BSL-3应用于临床、诊断、教学、研究、或者生产设施,在该级别中开展有关内源性和外源性病源的工作,若因暴露而吸入该病源。会引发严重的、可能致死的疾病。实验人员应在处理致病性的和可能使人致死的病源方面受过专业训练,并由对该病源工作有经验的、有资格的科学工作者监督。所有与传染源操作有关的步骤,都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遏制装置中进行,或由穿戴合适防护服及设施的实验人员进行。
标准微生物操作
1.实验时,由实验室主任决定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接触传染源的人员在离开实验室取下手套后,要洗手
3.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实验室内戴隐型眼镜的人,也要戴眼镜和面罩;食品要存放在工作区外专用的橱柜和冰箱中。
4.不能用嘴移液,只能用机械装置移液。
5.制定锐器安全使用规范。
6.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气溶胶。
7.至少每天一次、或有活体洒出时,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
8.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来自BSL-3实验室的传染性废物转移至他处释放前应消毒。
特殊操作
1.实验时,关闭实验室的门。
2.实验室主任对进入实验室进行控制,限制项目有关人员及辅助人员进入。一般情况下,易感人员或感染后会出现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例如,患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人,其被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实验室主任对每种情况的估计和决定谁能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工作,负有最终责任。未成年人不得进入实验室。
3.实验室主任应制定规章和程序,只有告知潜在风险并符合进入实验室特殊要求(如,经过免疫接种)、遵守进出程序的人,才能进入实验室和动物房。
4.当实验室或遏制设施中有传染源和感染动物时,所有实验室和动物房入口处,应贴有危险警告标志和常用的生物危险符号,并显示以下信息:有关病源、实验室主任和有关责任人的姓名和电话表、进入实验室的特别要求(如,必须免疫、戴口罩、或采取其他的个人防护措施)。
5.实验室人员接受适当的、和实验室中处理或将要处理的病源有关的免疫接种或测试(如,乙肝免疫接种或TB皮试),并建议根据所处理的病源定期进行皮试。
6.适当时,收集和储存适合于所有实验室人员和其他有风险人员使用的基本血清样品。根据所处理病源或实验室的功能,应定期收集其他血清样品。
7.实验室主任应制定实验室专用生物安全手册,标准操作程序中要包括生物安全预防措施。要告知实验人员特殊风险,实验人员要阅读,并在操作和程序中遵照执行。
8.实验人员及其辅助人员应接受适当的培训,包括和工作有关的可能存在的风险、防止暴露的必要措施和暴露评估程序。当程序必需改变时,有关人员必须每年更新知识,接受附加培训。
9.实验室主任有责任确保在涉及BSL-3的微生物工作开展之前,所有人员熟练掌握标准微生物操作及技能,熟练掌握特殊实验室设施的操作和运行,其中可能包括人致病菌或细胞培养物处理的重要技术,或由实验室主任或其他熟悉于微生物安全操作及技能的、称职的科研工作者提供的特殊培训课程。
10.必须经常对所有污染的锐器采取高度预防措施,包括针头和注射器、玻片、移液管、毛细管和手术刀。
(1)针和注射器或其他锐器应限制在实验室内,类似灌肠、静脉切开放血、或实验动物液体吸出等,可以用其他器具的,就不要用锐器。可能时,用塑料器具代替玻璃器具。
(2)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
(3)适当时,使用带针头套的注射器、无针头的系统和其他安全设施。
(4)打碎的玻璃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到掉前,应按照地方、州、联邦的规定进行消毒。
11.所有与传染源有关的开放操作,都应在遏制设施内的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遏制设备中进行。不许在开放的实验台上、并在开放的设施中开展工作。用背面为塑料质地的纸擦拭生物安全柜内的无孔台面,便于清洁。
12.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洒出或溅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
(1)洒出的传染源需由专业人员、或由经过适当培训且配有装备的处理高浓度传染源的人员进行消毒、处理、清洗。制定并公布可能造成溅洒的实验程序。
(2)污染的设备,在离开设施送去修理、维护或打包运输前,要按照地方、州或联邦的规定消毒。
13.培养物、组织,体液标本,或具有潜在传染性的废物要放入容器中,以防在收集、处理、储存、运输或装卸过程中泄露。
14.实验室里所有可能被污染的废弃物品(如:手套、实验室外套等),在丢弃或重新使用之前,必须经过消毒。
15.洒漏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或可能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第一道屏障:安全设备1.进入实验室时,要穿上实验防护服,如,前襟一体或后系式大褂、干净的外套或连裤服。不得在实验室外穿防护服。重复使用的衣服在清洗前要消毒,衣服被明显污染后应更换。2.在处理传染源、感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简称P,是英语「protect 」保护的缩写。整个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使实验室内部的气体不会泄漏到外面而造成污染。分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是指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